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在康桥,挥了挥衣袖,招来一朵乌云(上)

小说: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掀翻物理大厦的根基】。
听到徐云说出的这几个字。
老法脸上先是一愣。
旋即想到了什么,飞快的扫了眼周围熙熙攘攘的吃瓜党。
接着一把将徐云拽到一旁,压低声音对他道:
“罗峰同学,你所说的‘掀翻物理大厦的根基’,是比较夸大的修辞手法,还是......”
“会将我们现有的物理体系...完全推翻?”
说完。
他便死死的盯着徐云,等待着这个年轻人的答复。
如果在半天....不,如果在两個小时之前,有人在老法面前对他说出这种话,他绝壁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相信。
开什么玩笑?
近代物理学从15世纪开始逐渐建立起基底,迄今为止已有400多年了。
靠着开普勒、小牛、富兰克林、安培这些先贤的努力,如今的物理学已经算是一门很成熟的学科。
法拉第这些头部物理学家最近还打算联名上书,建议皇家学会将物理学从化学的从属中分离出来,设立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这种背景下。
有人大言不惭的说自己能够将物理大厦掀翻,恐怕是个人都会觉得荒唐而又可笑。
可如今......
无论是第一个实验中测算出来的光速成果,还是依旧在咕嘟咕嘟冒着泡的光伏现象,都证明了一件事:
徐云说的很可能是真话。
毕竟他的身后还有一个肥鱼在背书呢。
因此作为目前物理学界扛把子的大佬,老法就不得不考虑某种极端情况了:
如果、假如、万一徐云真的搞出了个超级超级巨大巨大的新闻,彻底否定了现有的物理学体系......
那该怎么办?
毫无疑问。
倘若徐云所言非虚,那么这个消息必然不能传开!
也就是实验依旧要做,但绝不能在现在这种吃瓜党扎堆的环境下进行。
否则被那些不明所以又爱夸大其词的人一传播,明天说不定就成世界末日了。
最坏最坏的情况,也要在物理大会上公布。
看着一脸如临大敌的老法,徐云大致也能理解他的心情。
毕竟上辈子他就是这样被传成钓鱼娘的,通宵啪啪啪码字被说成夜生活丰富,到头来那些群员还假装无事发生.....
想到这里。
徐云沉吟少顷,组织了一道语言,说道:
“您放心吧,法拉第先生,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支持日渐式微的微粒说。”
“虽然对经典物理体系可能有那么亿点点影响,但却不至于让整个体系彻底崩塌,更不可能让先贤们的付出白费。”
虽然徐云顿了顿,决定再释放出一点东西来:
“肥鱼老祖在他的遗书中,将世人肉眼可以看到的世界称之为宏观世界。”
“我们从宏观世界总结出来的概念,只要保证在宏观领域没有问题就行了。”
“您说是吗,法拉第先生?”
老法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虽然找不出徐云话里的问题,但他好像总觉得哪儿有些不对?
或许是自己想多了吧.......
随后徐云带着老法等人往前走了一段路,来到了老汤鼓捣出来的设备边上。
这套设备的占地面积约莫有一架钢琴那么大,总共分为两部分,比起之前的两次实验要精密的多。
第一部分是一个电火花发生器。
发生器上有两个大铜球作为电容,通过铜棒连接到两个相隔很近的小铜球上。
导线从两个小球上伸展出去,缠绕在一个大感应线圈的两端。
接着又连接到一个梅丁格电池上,将这套装置连成了一个整体。(我看看本章说能不能放出来图)
第二部分是一个接收器,离发生器不远。
它由两个开口的长方形铜环组成,铜环接口处各镶了一个小铜球。
至于发生器和接收器之间,则放置着一块金属板。
发生器、接收器与金属板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其中发生器和接收器的连线,便是三角形的底边。
老法依旧老神在在的走到设备面前,目光很快锁定了缠绕有感应线圈的部位:
这个感应线圈的匝数很大,目测大概有耳根的腰那么粗,占据了相当大的一块区域。
以老法长年累月和电磁打交道的经验来看。
如果导线规格正常,这个感应圈应该能发出一万伏特以上的电压。
一万伏特,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这又是要干什么呢?
总不能表演电击play吧?
就在老法沉思之际。
威廉·惠威尔也走了上来,如今他没有压力在身,对于徐云的实验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先是绕了接收器一圈,随后轻咦一声:
“咦?法拉第先生,右边这套设备是忘了连接导线吗?”
老法沉吟片刻,轻轻摇了摇头:
“应该不是忘了连接,而是它本就不需要导线。”
威廉·惠威尔闻言一愣,眨了眨眼,问道:
“怎么,您看出来这套设备的原理了?”
老法扶了扶眼镜,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迟疑道:
“只是有一些猜测罢了......”
接着他一指不远处的金属板,说道:
“惠威尔院长,你比较少参与一线研究,所以有些情况你可能不太了解。”
“我们在光学实验中常用到的成像板,一般是以大理石为基地制成的复合板,主要就是为了清晰的显示图像。”
“至于这类材质的金属板,则比较常见于反射实验,例如声波或者光等等.....”
“罗峰要求实验在天黑的条件下进行,那么必然与光有关。”
“因此我认为,这块金属板应该是用来反射光线的。”
说着他又扫了眼这套设备,摸了摸下巴,最终定调道: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这套设备应该是在线圈设备先行通电发光,接着光线经过金属板反射,在接收器上呈现出某种图像......”
看着侃侃而谈的老法,一旁的徐云不由轻轻摇了摇头。
老法啊老法,这次你可就猜错咯。
这次的实验,和光学成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叻。
当然了。
这也怪不了老法。
毕竟这个实验的现象实在是太离奇了,远远超过了当时人们的认知。
人们可以轻松的重复无数次这个实验,却对它的原理苦恼不已。
直到它被发现20年后,才由爱因斯坦完成了理论解析。
在眼下的1850年。
如果有人光看设备就能预想出实验的结果,徐云当场就把小麦宿舍里的那把斧头吃掉!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口之际,一道声音忽然令他的表情僵在了脸上:
“那个......法拉第教授,有没有一种可能,接收器上并不会出现成像效果,而是会出现电势差呢?”
“?????”
徐云一脸懵逼的转过头,发现出声之人离他只有三米不到,赫然是......
小麦!
他是哪儿冒出来的?
哦,想起来了。
这个苏格兰青年原本在学生代表的位置看戏吃瓜,不过在光伏现象实验的时候被徐云抓了壮丁,成为了负责手持手电筒的工具人。
因此自然而然的。
在光伏现象实验结束后,他也便憨憨的跟着教授们走到了第三轮实验的场地。
当然了。
徐云惊讶的不是小麦会出现在这里,也不是他敢于提出与老法相反观点的勇气,而是.......
他所说的那番话。
此时此刻。
徐云真的很想说句MMP,你是来拆我台的是吧......
为什么有人在1850年,光看着几个实验设备,就能预想出具体的实验现象啊......
裁决之镰在哪里?
我要举报有人开挂!
不过很快。
在想到小麦与这个实验的渊源后,徐云的心绪也开始逐渐平静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
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慨。
这算是......
命中注定的共鸣吗?
毕竟在原本历史中。
这个实验的结果乃是小麦毕生渴求、却至死都不曾得见的遗愿,同时还为小麦正了身后之名。
或许冥冥之中,有些人与物的相性,先天的就与普通人不同吧。
而另一边。
小麦的这番话也引起了老法的注意。
眼见老法看向了小麦,威廉·惠威尔便主动介绍道:
“法拉第先生,这位是麦克斯韦同学,也是继牛顿爵士后,三一学院批准的第二位减费生。”
“哦?就是那位苏格兰天才?”
老法饶有兴致的打量了小麦一番,有些好奇的问道:
“麦克斯韦同学,你为什么会认为接收器上不会出现图像,而是会出现电势差呢?”
小麦本就是个社恐,在老法这种大佬面前的压力就更别说了,整个人看上去拘谨的不要不要的:
“法...法拉第先生,具体原因我也解...解释不上来,就是下意识的想到了电势差的可能.....”
眼见小麦都快尬哭了,徐云不由轻咳一声,出面解围道:
“法拉第先生,我们时间有限,您看是不是......”
老法闻言一愣,旋即才意识到自己和威廉·惠威而有些失礼了。
毕竟阿尔伯特亲王都还杵在边上呢。
因此他连忙后退半步,对徐云道:
“抱歉抱歉,请你开始吧,罗峰同学。”
徐云朝他道了声谢,像是一位刚登台的指挥家似的朝周围几个方向点头致意。
走到设备边上,启动了电源。
滋——
随着开关的闭合。
无形的电流穿过装置里的感应线圈,开始对铜球电容进行充电。
1伏特....
100伏特....
300伏特.....
1000伏特.....
当电压上升到2万伏后。
咻——
两个小球之间的空气被瞬间击穿。
大量的电荷开始往来于两个大铜球之间,一个高频的震荡回路形成了。
又过了几秒钟。
啪——
一束蓝色电花在两个铜球之间爆开。
细小的电流束在空气中不停扭动,看上去就跟炮姐的op似的。
搁在动漫里,保不齐某些中二少年还会刷起来什么“你指尖跃动的电光,是我此生不变的信仰”云云。
不过这个过程稍纵即逝。
因为每一次振动都伴随少许能量损失,使得电容两端的电压很快又降到击穿值以下。
见此情形。
老法等人的脸色显得很平静,几乎没有什么太大波动。
这是实验室常见的现象,1850年的科学界对于高频的震荡回路...也就是LC回路并不陌生。
但下一秒。
老法等人的脸部表情忽然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有些扭曲!
斯托克斯更是来了个堪比C5调的高音,听上去有些失真:
“我的上帝啊,这.....这是什么?”
没人有心去嘲笑斯托克斯的公鸭嗓,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不远处的接收器上:
只见此时此刻。
发生器每爆发出一次蓝色的电火花,接收器上的铜环之间,便会有电光闪动一次!
在某种未知力量的牵引下,没有接通导线的接收器......
出现了电流!
老法甚至旁若无人的走到接收器面前,近距离的看着闪烁的火花,喃喃道:
“耶稣啊......”
整个过程持续了数分钟,最后徐云估摸着效果差不多了,便上前关掉了开关。
现场寂静无声,看上去就跟小电影里的时停似的。
过了片刻。
老法踱步回到众人身边,目光复杂的看了眼小麦,说道:
“麦克斯韦同学,你的猜测是正确的,接收器上出现了电势差。”
小麦憨憨的挠了挠头发,嘿嘿笑个不停。
随后老法又看向徐云,目光意味难明。
这是他今天第几次从这个东方人身上感到惊讶了?
诚然。
这些实验虽然都要归功于肥鱼,但徐云能够熟练的将其复刻,相关的理论水平自然不必多说。
当初他从惠威尔口中听闻过徐云用小牛亲笔信换取入学名额的事情,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多少还是觉得这人有些没有“逼数”。
可如今看来......
自己错的很离谱很离谱。
随后老法深吸一口气,将心绪拉回现实,对徐云问道:
“罗峰同学,这个现象叫做什么?”
没去问原因,说明老法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已经想通了许多事情。
徐云沉默片刻,说出了一个名字:
“光电效应。”
没错。
徐云第三轮选择的实验,正是赫赫有名的光电效应!
纵观人类科学史。
真正能够称得上反驳波动说核心证据的现象只有两个:
康普顿效应以及光电效应。
其中康普顿效应需要X射线辅助,目前副本的科技树还没达到那个层级。
因此在事件最开始,徐云的可选项其实就已经确定了。
光电效应是赫兹在1887年发现的现象,最终由爱因斯坦完成了最终解释。
其实呢。
光电效应在释意上来说很简单。
就是用光线去照射金属板,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会逸出形成电流。
也就是光生电。
后世学校里的光电效应实验一般都是由一块锌板为演示主体,后面连接着一个会开合的验电器。
接着老师用光线去照射金属板,验电器会逐渐张开,这就说明光生了电。
比较负责任的老师还会拿出一根磨过毛皮带负电的棒子,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会闭合,这就说明金属带正电云云......
但实际上。
光电效应的意义远远不止明面上这么简单。
否则徐云也就犯不着在做完光伏效应后,再另外掰扯个光电效应了:
虽然后世大家都知道,光伏效应和光电效应是两码事,一个是表面一个是内部。
但在1850年这种电子都没发现的时代,二者其实在现象上是有些类似的。
还是那句话。
徐云的目标,可是让经典物理大厦震上个亿点点来着......
眼下情形震撼人心是足够了,但距离震撼物理大厦,还差的有一些多。
视线再回归现实。
“光电效应......”
老法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表情若有所思:
“光生电,电化光.....真是个好名字呐.....”
不过想着想着,老法忽然眉头一皱,也意识到了某个问题:
“等等,罗峰同学,不对吧。”
“光电效应虽然现象惊人,但严格上来说,它似乎只是隶属于光伏效应在空气中的延伸。”
“它既不能反驳光的波动说,又不能对现有的物理体系造成多少影响,那么你之前的那些话......”
听老法这么一说,一旁的其余教授也有些回过味来了。
是啊。
之前听徐云说的那么严肃,他们还以为会涉及到三观重塑的地步,保不齐现有科学的框架都要崩灭了。
其中有些脑补比较厉害的教授,甚至都做好了‘殉道’的准备。
结果......
就这?
看着一脸疑惑的老法,徐云没有过多解释。
而是从小麦的手中取过了某个东西,放在掌心,伸到老法面前:
“法拉第先生,您别急嘛,先看看这个东西呗?”
.........
注:
这几天的作息很阴间,晚上六点晚上11点醒来啥的,所以更新时间会比较乱。
另外听说起点解了一些屏蔽词,其中包括一个咱们的老龙套了,这里试试哈。
【看到日更三万的作者菌,读者们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纷纷投出了月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nShuW.com。《92看书》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92KS.cc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