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益州动向

小说:铸汉庭 作者:沈不渡
    张鲁举汉中归附朝廷的消息,在天下十三州以爆炸性的速度传播着。
    这是白马之围后最为重要的政治事件,正式反映了天下人心向背。
    这无论是对于开始走下坡路的袁术,还是并未伤筋动骨,依旧如日中天的袁绍来说,都是一个晴天霹雳一般的坏消息。
    当然,基于汉中极为特殊的地形和管理模式,张鲁势力与朝廷的交接,无疑是一个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双方约定分成几步走。
    首先是为了躲避战乱而进入汉中的人口,以尊重意愿为基础进行迁徙。
    其次是行政官员的分批进入和基层治理工作的移交。
    最后才是军队换防,朝廷军队进入汉中。
    但是,这依旧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一层浪,就是距离最近的马腾。
    马腾在陇西前思后想,又与朝廷反复沟通,最终得到了九卿之一“卫尉”的官职,将军队交给马岱后,带着全家上百口移居长安。
    马氏形成了马超在河东,马腾在关中,马岱在陇西的局面,与朝廷开始了全面的合作。
    尽管马氏还保持着独立的武装与地盘,但其去军阀化进而平稳落地的意图无疑是逐步达到了。
    第二层浪,则是韩遂。
    韩遂作为老牌造反头子,他对于朝廷要是但凡有一点信任,也不至于一点信任都没有。
    所以,想让韩遂跟马腾那么做是不可能的,不过韩遂还是充分表达了对朝廷的善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朝廷开放了枹罕马场。
    这对于正在大力推进野战骑兵群建设的刘弋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了。
    毕竟野战对决里,草原马可远远比不上西凉马,而西凉最大的马场就在金城韩遂手里。
    官军想要在平原正面对抗袁绍军,发展骑兵,尤其是重骑兵,也就是具装甲骑是必不可少的。
    重骑兵,最缺的就是万里挑一的良马。
    至于第三层浪,则是刘璋。
    他的态度发生了动摇。
    益州成都,益州牧府邸。
    “诸位,如今张鲁归附朝廷,我益州该如何对待,有何良策,都说说吧。”刘璋坐在大厅内央,看着堂下坐满了人,其中就有黄权、许靖、张松、庞羲等人。
    庞羲率先站起身来,他把女儿嫁给了刘璋的长子刘循为妻,双方是儿女亲家,因此极受刘璋信任。
    “主公,现在张鲁已经归附朝廷,而且汉中的官吏正在轮换,朝廷逐步接手汉中,如果等朝廷兵马兵临白水关、大小剑戍(剑门关)的话,主公不做防备,恐怕对我益州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黄权不悦地说道:“难道益州不是大汉的疆土吗?在座诸位不是汉臣吗?”
    庞羲听了黄权的话微微皱眉。
    他的身份,可不仅仅是刘璋的儿女亲家那么简单,事实上,因果关系应该颠倒过来,是因为他是庞羲,所以刘璋才要和他结为儿女亲家。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知道这位东州派的领袖,在益州到底是如何一手遮天的。
    在刘弋穿越的前一年,刘焉支持的马腾兵袭长安事败后,是庞羲牵线搭桥,把刘焉的儿子们从长安救回益州的。
    所以,庞羲是益州真正的实力派。
    既然提到了东州派,那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个派系的由来。
    谷崏
    跟袁绍手下宠信的兖州派一样,刘焉做益州牧的时候,为建立从属自己的地方势力,提拔东州士人及建立东州兵,支持自己割据益州甚至称帝的野心。
    然而,刘焉在益州当地的作为,却使得东州派与益州士人产生了强烈的矛盾。他重用东州及外来士人,又枉杀当地豪强,引发当初迎他入益州的贾龙不满,与时任犍为太守的任歧共同举兵反抗刘焉,为刘焉镇压。
    刘焉跟暗弱老实的刘璋不同,那是正经要在益州造了天子车驾打算当天子的人物,很是有不臣之心,而庞羲就是刘焉的托孤重臣,与赵韪并为辅佐刘璋继承益州牧的功臣。
    眼见黄权说话太直,引得庞羲要发怒,张松急忙站出来打圆场。
    张松说道:“现如今朝廷正与袁绍相争,大家也不用想那么多,张鲁虽然归附了朝廷,但朝廷一时半会是没精力彻底消化汉中的,更谈不上对我们益州有什么影响。当然了,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要慎重,总得让主公拿个说法。”
    刘璋坐在上首喏喏不敢言,他本来就性格懦弱,庞羲又太过强势,此时哪怕张松给他递了话柄,他还是嘴唇哆嗦着不敢说话。
    本来,这个益州牧是怎么都轮不到刘璋当得,刘焉也压根没把他往人主的方向培养。
    中平五年(188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刘璋与兄长刘范、刘诞都留在京城,只有刘瑁随刘焉入蜀。刘璋后来出任奉车都尉,受朝廷派遣诏谕刘焉,刘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兴平元年,也就是刘弋穿越的前一年,刘范在长安与马腾密谋进攻李傕,泄露之后刘范与刘诞一起被杀,而刘璋则得以幸免。刘焉因为逝子之痛,又逢绵竹城中大火,不得已迁治成都,背疽发作逝世。
    所以,在长安待了很多年的刘璋,心里是向着天子的,他也压根没有自己当天子的想法,想着的就是替天子守好益州,自己能荣华富贵过一生,也就完事了。
    可人坐在这个位置上,注定身不由己。
    刘璋或许没有野心,但他手下的人有,不仅有,还会架着他一起有。
    毕竟,中枢与地方的权力斗争,是永恒不变的。
    除了心向汉室的忠臣,以及在益州不得志的官员,其他无论是益州派还是东州派,在本质上都是以维护益州这个团体的利益为核心的,天然就抗拒并警惕朝廷对益州的插手。
    许靖也坐不住了,站出来说话。
    跟他兄弟“键圣”许邵一样,许靖以“月旦评”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这种名人在哪个地方都很吃得开,因此许邵还留在豫章郡的刘繇那里,许靖却跑到了益州混。
    之所以不去荆州,可能是荆州的名士圈竞争更为激烈。
    “毕竟说不好听的,我们现在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朝廷没派兵进入汉中,张鲁的威胁并未解除,南蛮也时不时作乱,若是再得罪朝廷,恐怕我们会吃不了兜着走。”
    许靖耐心地劝说道:“主公,我认为我们应该选择站在朝廷这边,给朝廷一份诚恳的贺书。若是我们这个时候表明态度,我想天子应该会对我们有所关照,也不会主动威胁益州的安全。”
    “我赞同文休先生的意见。”
    许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旁边的黄权出声附和,黄权的话引起了庞羲的不满,这黄权也不知怎么回事,对于自己的意见从来都是反驳。
    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庞羲竟然不吭声了,眼眸中悄然划过一丝狠辣。
    “主公,我认为我们益州只需要维持现状即可,当然不能得罪朝廷,但最好还是等待天下大势明朗后再做打算。”黄权继续说道。
    刘璋微微沉吟,点了点头,张松、黄权、许靖等人的分析不可谓不合情合理。
    “那么,就按照你们说的意见来做。”
    刘璋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诸位都觉得应该向朝廷示好,那么,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派使者去长安,谁愿意去?”
    张松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转过身,向下拜了一拜。
    而另一位佐官向煜也跟着站了起来。
    刘璋赞誉地说道:“那就你们二人前去长安吧,子乔作为正使。”
    二人领命后,刘璋随即吩咐道:“来人啊,传令下去,命靠近汉中各地的驻军撤离到大小剑戍(剑门关),以免被朝廷误会。”
    随后众人离去,庞羲略微踌躇,也一言不发的离去了。
    看着庞羲的模样,黄权眉头一皱,阴影里原地驻足片刻,又转回到了刘璋那里。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