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这股鬼子干嘛来了?

“上交9门150毫米榴弹炮,9门37毫米高射炮?”
就在日军第一军司令官上任,紧锣密鼓调动部队的时候。
总部首长接到了李云龙的电报。
读完电报后,参谋长语气感慨:“李云龙这小子动作很快嘛,才到晋西北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复了九座县城。”
榴弹炮和高射炮上交一半是总部首长的命令。
虽然总部首长曾经说过,暂时不打劫李云龙,但是没办法,毕竟150毫米榴弹炮和37毫米高射炮都是好东西。
总部首长都相当眼馋。
如果真不打劫,李云龙恐怕用不了多久,新一团的火力就得超过总部了。
不过总部也不是什么都打劫,像粮食和冲锋枪,就没有打劫李云龙的。
“又上交9门150毫米,9门37毫米高射炮?”
“李云龙这小子刚到晋西北,就发财了呀?”
师长闻言,顿时语气高兴的说道。
为什么说又?
因为在半个月前,李云龙刚上交12门150毫米榴弹炮和一些37毫米高射炮。
搁以前,新一团还隶属129师和386旅的时候,师长还能打一打李云龙的秋风。
现在新一团已经是总部直属,也就只有老总和参谋长,才有权利打李云龙的秋风。
不过看着如今李云龙上交的越来越多的重型装备,师长是由衷的高兴。
眼下129师已经称得上是鸟枪换炮,150毫米的重炮有了,高射炮不缺。
从太原缴获的钢铁厂和子弹厂已经建起来了,援助的子弹生产线已经到位,马上就能投产。
60毫米迫击炮和70毫米步兵炮的生产线更是早就实现量产。
几万吨生产武器弹药的原材料已经到位,每个月能产250门炮和200万发子弹。
如今晋东南根据地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当然,八路军能拥有今天这一切,新一团团长李云龙绝对是占了大半的功劳。
老总语气高兴:“嗨,这小子发财,我早就习惯了,自从有了援助之后,这小子发财得还少么?”
“对了。”参谋长又翻开下边的电报说道,“李云龙在电报里还说,赵家峪机场马上就要修好,请求前往训练的飞行员尽快到位,另外,李云龙还申请从总部调几名营级指挥官和教导员到新一团。”
老总目露思索,问道:“从YA选拔来的飞行员,还有多久到?”
“就这几天吧。”参谋长道,“咱们这边的飞行员选拔,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老总点头说道:“那就给李云龙四名营级军官和四名教导员,等YA的人到齐了,由狼牙中队护送飞行员,还有这些军官去晋西北,让新一团时刻与总部保持联络,随时准备做好接应的工作。”
“好!”参谋长点头道,“我会尽快安排!”
……
新一团的招兵工作,也是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如今县城也被新一团给打下来了,使得根据地连成了片。
新一团招兵的消息放出去,哗啦的一下跑来几千号人要参加八路军。
其中一部分还是附近的民兵和游击队,听说有加入主力特别是新一团的机会,全都来了,一定要参加新一团。
这些都是合格的兵员,分发武器训练一下,就能拉上战场个跟鬼子真刀真枪的干。
除了民兵和游击队之外,还来了很多青壮年老百姓,赶都赶不走。
“一开始,预计要招够1万5千新兵,我估摸着至少也得半个月。”
“如今还不到七天时间就招够了,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啊。”
在赵家峪村,新一团团部,李云龙看着各营招兵部门递上来的招兵满额的名单,语气和表情都相当满意。
自从八路军在敌后战场打开局面之后,老百姓踊跃参军的情况经常发生,但是像这种热情参军的情况,李云龙还是比较少见。
“这都跟咱们前段日子打胜仗有关。”
王德厚参谋长嘴角微微一咧:
“如今周围几个县的老百姓,都知道咱们新一团是能打胜仗的队伍。”
“别说是1万5千号人,就算是3万号人也能轻松招到。”
周边3个县的老百姓总人口加起来有个30多万人左右。
按照青壮年占人口的比例为百分之三十三,光这几个县能参军入伍的适龄人员,就有大概10万人。
但是这些人不可能全部都参军入伍。
因为晋西北的地形以黄土丘陵和低山丘陵相互交错为主,粮食产量原本就很少。
青壮年都入伍参加,这么多的家庭就失去了劳动力。
当然,有些家庭人口多,养不活那么多人,哪怕是战争年代,有些人会把家里的年轻人送去当兵。
这就叫当兵吃粮,运气好还有军饷。
能打胜仗,武器弹药和粮食充足的新一团,自然是对各村民兵和青壮百姓有着无法拒绝的吸引力。
“给每个参军的民兵和老百姓家里送50斤大米或白面。”
李云龙不慌不忙的吩咐道。
以前八路军没有吃的,很多老百姓都是自愿扛着一袋粮食参加八路军。
但是八路军也不是盲目的接收老百姓的支持。
毕竟一个团动则1000多号人,这么多人每天的粮食消耗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很容易就吃穷几个村子。
民兵倒是可以不脱产,平时一边训练,一边忙农活。
但是这一次,李云龙招的是主力部队,平时训练之余还可以抽点时间忙农活,但是一旦打起仗来,可就没时间干农活了。
如今新一团富裕了,可以反过来帮助老百姓。
这次攻下九座县城,除了赚到的榴弹炮和高射炮还有冲锋枪外,还让李云龙赚了1800吨粮食。
再加上击毙鬼子飞行员赚到的1000多吨粮食,新一团即将有3000吨粮食入账,而且都是主粮食。
3000吨粮食也就是600万斤粮食。
给每个报名参军的老百姓家里50斤主粮,1万5千人,也才75万斤。
这次打下河源、平安和安化县城,缴获的粮食都不止75万斤。
分一些粮食给老百姓,既能保证参军的家庭能够有一定生活保障,也能让参军入伍的战士少一些后顾之忧。
“那多出来的那些人怎么办?”王德厚问道,“这次想要参加新一团的可是足有3万人。”
“至于多出来的1万5千号人,把其中8000号人先发展成民兵。”
李云龙敲了敲桌子说道:“咱们攻打下县城缴获的武器弹药都发给这些民兵。”
民兵是八路军不可缺少的部分,平时不脱产,但是会组织训练,很少参加战斗,装备的武器弹药很少,主要负责根据地的警戒,以及在鬼子扫荡的时候组织根据地的老百姓转移等后勤工作。
但是招兵的时候,八路军的主力一般会优先考虑民兵,算是八路军的预备役。
李云龙在招新兵的时候也喜欢民兵,当然如果是教导团出来的兵更好。
“这次咱们一下扩编1万5千号人,其中多半会混进鬼子和伪军的间谍。”
李云龙又说道:“各部一定要仔细甄别。”
新一团毕竟初来乍到,这也是难免的事情,而120师的主力已经离开晋西北有段时间了,管理松懈之下,根据地内混进鬼子伪军的探子在所难免。
保不准就有鬼子伪军的探子趁着这次的机会加入了新一团。
“是!”王德厚回应。
即便有鬼子伪军的探子进入队伍里,很难接触到八路军核心机密,问题不是很大。
但是毕竟是隐患,越快把鬼子伪军的间谍揪出来越好。
“对了,王参谋长,新兵的军服准备得怎么样了?”李云龙喝了口水而后问道。
“被服厂那边布料已经准备完毕,现在就等染料了。”王参谋长回答道。
军服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战斗力,李云龙是很在乎军服的,统一的军服战斗力都要凭空强几分。
好在这次攻打下太原和三座县城,缴获了大量的布匹,给新兵做军服的布料是足够的。
招兵、修公路、修粮库和军火仓库,帮忙老百姓生产和新兵训练等工作…
目前新一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李云龙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报告团长,参谋长,总部急电!”
就在这时,译码员手里捏着一份电报,走进团部啪的向李云龙和王德厚敬了个军礼。
“给我吧。”王参谋长接过电报看了起来。
“总部首长说啥了?”李云龙问道。
王参谋长语气凝重:“总部首长得到情报,日军第36师团从晋南正在北上,目标是咱们新一团,目前已经过了太原。最多三天时间,第36师团就能抵达安化、河源和平安县城,鬼子这个第36师团来者不善啊。”
李云龙只是略一思索,便说道:“这股鬼子应该不是来扫荡咱们的,一个师团就想扫荡咱们新一团,还不够格。”
第36师团是三单位师团,下辖3个步兵联队和1个炮兵联队,以及工兵和辎重各一个联队。
目前新一团的兵力只有第36师团的一半,但是新一团的火力,却不比第36师团差。
而且第36师团绝对没有这么快能筹集完毕用于扫荡的物资。
“那这股鬼子干嘛来了?”王参谋长语气疑惑。
“不管鬼子干嘛来了。”李云龙说道,“就当是给咱们的新兵练手来了,我还正愁没鬼子给新兵练手,这小鬼子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新兵光训练不经过实战,很难成为合格的战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nShuW.cc。《新书网》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inShuW.cc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