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衣锦还乡

小说:干宋 作者:任鸟飞


福建三面环山,东临大海,秦汉时期,是陆路最难以到达的地方之一。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福建全境就只有海船可以到达的福州,是中央政权控制的飞地。
秦汉以后,福建地区的陆上攻守,常常以西北处的武夷山为战场。
而这其中有三个重要的关口,即杉关、分水关和仙霞关。
此三关一锁,外人从陆地上就很难进入福建了。
分水关,其实在福建有三处,武夷山的这座分水关跟杉关一样,通往江南西路(即江西)。
而仙霞关塑造了福建,两浙,江南西路三路的路界。
由仙霞关出浙西,沿闽江和它的支流向下,经过浦城、建瓯、南平到达福州,这条入闽路线造出了福建最早的城市带。
而仙霞关一失,福建必难自保,所以唐末黄巢从这里进入福州,南明时,郑成功他爹郑芝龙一撤出仙霞守军,清兵就鱼贯而入,直抵福州。
如果李存能得到福建,到了事不可为时,李存就可以割据福建,以其背后的台湾为战略纵深,再加上李存拥有强大的水军,可就谁都奈何不了李存了。
当然,李存打福建,主要还是因为福建能跟李存的地盘连上,可以增加虎贲军的整体战略纵深。
设想一下,假如宋军渡过长江,虎贲军真是不敌,那么李存完全可以先率领虎贲军退到福建据险而守,然后再收复失地。
——两浙地区,除了北面的长江以外,几乎无险可守,李存只要占据了福建,宋军除非在两浙地区一直保持绝对的兵力优势,否则肯定守不住两浙地区。
换一种说法,只要福建、台湾这一片在李存手中,李存就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赵宋就算是打下了两浙地区也没有用,早晚还得把两浙地区还给李存。
不过——
福建在抗战时期还有一个“兵家不争之地”的名称,主要是因为那时它既不是产粮地,也不是经济重镇,还不是军事重镇。
中国的产粮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华东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成都平原。
这些地方都是平原,可耕面积广,所以是侵华日军首要争抢对象。
而福建境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丘陵和山地,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可耕面积非常少。
耕地面积决定了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福建特殊的地貌导致经济、人口在抗日时期都不突出。
而论军事意义,福建的地理位置就决定它不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它的利益牵扯比较少。
——侵华日军的侵略目的性很强,占领东北是因为东北地区有工业基础、是主要产粮地,地大物博,可以以此为跳板觊觎中国。再之后,侵华日军瞄准的土地就是经济重镇,比如中原、南方的一些经济重镇。再或者就是冶金大省,比如江西或者湖南。再或者就是出于战略目的,打通大陆交通线什么的。抗战时期的福建均不在此列,所以日军才没有分兵攻打福建。
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曾经针对福建做出过一番评论:“如果据闽争天下,则福建的兵力和钱粮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
这可以说是对福建一个很好的总结。
然而——
时代不同,形势不同,结论也就不同。
这个时期的福建,是没有人口、不怎么产粮食,可占据两浙地区的李存最不缺的就是这些,另外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地区也是产粮地区,有“海上米仓”之称。
而抗战时期的福建没钱,不代表这个时期的福建没钱。
这个时期的福建泉州,可是东方最大的港口城市。
从泉州出发的航船一般会走三条航线。
首先是西南航线,从泉州出发经广州、西沙群岛,抵达占城、真腊、渤泥、阇婆、三佛齐,再向西可达天竺、大食等地。
用后世的地理名称来说就是,从泉州可以直接坐船去中东国家,鉴于中东国家与欧洲的关系,也可以说,从泉州可以直接去往欧洲。
其次,东南航线,从泉州港可抵达麻逸、三屿、琉球等地。
最后,则是东北航线,目的地是高丽和日本。
看,这个时代,几乎可以从泉州去往全世界。
此外,泉州港的兴盛,还带来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各国商人将香料、药物、犀角、玳冒等商品运到泉州,然后从泉州运出瓷器、金银、铜钱、丝帛等物。
商业的繁荣使得泉州这里非常富饶。
历史上的赵构就说过一句最客观的话:“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南宋时期,土地面积只有北宋的三分之二。
土地虽然减少了,可因为南宋经常打仗,开支却超过了北宋。
于是,能赚来大钱的海上贸易,就成了南宋的救命稻草。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