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哭昏过去的新皇帝

小说:干宋 作者:任鸟飞


其实——
从本意上来说,赵佶还不想禅位。
——目前阶段,赵佶只想让赵桓以太子的身份留守东京汴梁城,抵抗大乾王朝的入侵,而他则想逃去有能征善战的西军保卫的长安避险。
在一些大臣的奏请下,赵佶下令,放一半的宫人出宫,罢除所有奢侈成风的部门,节约开支,筹集军费。
接着,赵佶再一次下了罪己诏:
朕盖以寡昧之资,藉盈成之业。言路壅蔽,导谀日闻;恩倖持权,贪饕得志。搢绅贤能,陷于党籍;政事兴废,拘于纪年。赋敛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利源酤榷已尽,而谋利者尚肆诛求;诸军衣粮不时,而冗食者坐享富贵。灾异谪见而朕不悟,众庶怨怼而朕不知,追惟己愆,悔之何及……
在这之后,赵佶又下了一道勤王诏:
当今急务,在通下情不讳切直之言,兼收智勇之士,思得奇策,庶能改纷。望四海勤王之师,宣二边奭敌之略,永念累圣仁厚之德,涵养天下百年之馀。岂无四方忠义之人,来徇国家一日之急……
同日,赵佶任命姚古为京畿辅郡兵马制置使兼都统制,也就是类似于京畿元帅之职。
姚古也是出身西军将门世家,其父姚兕和其叔姚麟,都是西军鼎鼎有名的战将,号称“关中二姚”。
姚古之弟姚雄也是战功显赫的将军。
而姚家年轻一代,现在也是将星熠熠,如姚平仲、姚友仲,都是刘光世一般的西军年轻一代的杰出将领。
可以说,姚家与种家就是当今赵宋王朝西军当中最有实力的两大巨头。
而且,从长远看来,人才已经出现严重断层的种家,比姚家还要逊上一筹。
不过,姚古此时正在担任熙河路经略安抚使,人并不在东京汴梁城,实属远水解不了尽渴。
赵佶又任命王蕃为宝文阁学士、充畿辅郡兵马制置副使兼都统制,令王蕃立即前往陕西筛选援兵,尽快来东京汴梁城勤王。
不久之后,通直郎、陕西转运判官李邺主动请缨去议和。
赵佶大喜,立即采纳,下旨让李邺以给事中身份,出使大乾王朝议和。
李邺临行前,要求携带黄金万两,以便上下打点。
李邺的这个要求可把白时中、李邦彦等宰执给难住了,因为国库中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黄金。
后来,还是赵佶得知国库没钱了之后,拿出来了祖宗留下的两个金瓮。
这两个金瓮,每个五千两,一共一万两。
赵佶命书艺局将这两个金瓮镕为金牌子,交给李邺拿去打点。
虽说赵佶同意李邺去议和,可赵佶心里有数,知道李存志在灭宋,这次怕是不会那么轻易跟他们赵宋王朝议和的。
所以,在任命赵桓为开封牧了以后,赵佶的心里就跟长草一般,恨不得立即飞去长安避难。….赵佶甚至都将一众宰执叫到都堂商量,重新选任陕西诸地的大臣,以及怎么将宝物运到长安去。
见赵佶去意已决,一众宰执大臣偷偷商量过后,联名奏请太子监国。
赵佶当即表示同意,并主动做出指示:“三省、枢密院官属都留在京师,跟随皇太子,百司皆可不动。”
一众宰执随后又开始为赵佶准备行宫官员、护卫、宫女、使应。
总之,赵佶已经开始做跑路的准备了。
原本一切都已经定了下来。
可谁知,这时朝野内外却突然流传出:
“东宫恭俭,以守宗社是也,而建牧非也。巨寇猖獗,自非传以位号,使招徕豪杰,与之共守,何以克济?”
“唐肃宗灵武之事,当时不建号不足以复邦,而建号之议不出于明皇,后世惜之。乾贼且将悔祸退师,宗社底宁,岂徒都城之人获安,天下之人皆将受赐,非发忘身徇国之心,孰能任此?”
这番话到底是从哪传出来的,没有人清楚,但是它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很多赵宋王朝的大臣都觉得,赵佶只让赵桓以开封牧的身份留守,根本无法号召天下军民共同抵御大乾王朝的入侵,若想抗过这场浩劫,赵佶必须禅位给赵桓。
很快,这番话也传到了赵佶的耳中。
赵佶将白时中和李邦彦找来,向他们询问禅位给赵桓一事。
白时中当即就明确反对赵佶禅位。
李邦彦也不知真假的表示不敢奉诏。
得说,白时中是真心的,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是赵佶禅位给赵桓,那他这个宰相,还能干下去吗?
而李邦彦则不同。
李邦彦因为跟王黼不和,凡是王黼想干的事,李邦彦全部反对,所以,王黼想废掉赵桓,李邦彦就帮赵桓,这使得李邦彦跟赵桓的关系非常不错。
换而言之,就是换成赵桓当皇帝,李邦彦也不会失势,没准还能取代白时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