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变样的东京汴梁城(求月票)

小说:干宋 作者:任鸟飞


王伦一行人来到了东京汴梁城外,远远的看着还没有完全修复好的残垣断壁,以及随处可见的被大火炙烤过的痕迹,不难想到这座赵宋王朝快二百年的都城之前遭遇战火时的场面。
在刘锜和李彦仙想来,东京汴梁城中的民众,应该也跟其它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民众一样,在慢慢的舔舐伤口。
不想,等到王伦一行人进入东京汴梁城了以后,刘锜和李彦仙却再也看不到任何战火留下来的痕迹了。
街道整齐,纵横规范,呈棋盘式格局,打破了坊市限制,开辟出临街设市的新布局,使它成为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会。
街道像棋盘一样规划的十分整齐,它又以四条干道为主,贯通全城。
其中,最主要的街道是从皇宫宣德门南去,通过里城朱雀门,直达外城,长达十多里。
这就是赵宋王朝历朝历代的皇帝祀祖、举行南郊大礼和出宫游玩而往返经过的主要道路,也就是现在东京汴梁城的中轴线——御街!
走在御街上,到处可见都市娱乐场。
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
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星云密布,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是其中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
瓦伎艺的种类有小唱、嘌唱、杂剧、杖头傀儡、悬丝傀儡、上索杂手伎、球杖踢弄、讲史、、散乐、舞旋、小儿相扑、影戏、弄虫蚁、诸宫调、商谜、合生、说浑话、杂剧、杂班、叫果子、装神鬼等等,不可胜数。
瓦中又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而比都市娱乐场更多的是酒肆。
这城中,大型的正店就有七十二家,小一点的“脚店”则是不计其数。
这些大型的正店都在门口建一座非常华丽的用彩帛装饰的门楼,用来吸引顾客光临。
在九桥门街的两侧都是大型的正店,各家的彩楼绣旗招展,遮云蔽日。
不说那些大酒店中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就是随处可见的脚店,也有着丰富的货品。
比如饼店,就有油饼店和胡饼店两类。
油饼店里主要是蒸饼、糖饼、还有包装在盒里或者带盘子的。
胡饼花样更多,有门油、菊花、宽佳、侧厚、油祸、髓饼、新样、满麻这些种类。
三五个人坐在一张桉子上,有擀面的,切面的,还有捏花边的,俨然已经形成了流水线作业。
这可比西方早了小一千年。
而这御街上的人,就更不必多说了,农夫、船夫、商人、小手工业者、官吏、士子、道人、行脚僧人、江湖郎中、命相师等三百六十行,行行俱全。
与赵宋王朝时期的东京汴梁城稍有不同的是,此时的东京汴梁城中,有大量的色目人(契丹等族的胡人),还有不少大食人、波斯人的身影,其中不乏一些金发碧眼的西方人的身影,当然也有一些褐色、棕色、白色甚至是红色头发的西方人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不少外国人经营的酒店。
他们店中的招牌是“胡姬”,也就是用外国女人充当服务人员兼职表演歌舞的女性。
很有一种“胡妓姬如花,当如笑春风”的即视感。
很多人都被这些与中国女人迥然不同的外国女人引入其店,在其中一掷千金。
这些外国人,并不是一下子就出现的。
由于李存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并对各国想要前来大乾王朝的人持全面开放的态度,甚至会主动帮助其来到大乾王朝,以至于李存最早控制的南方地区,早就有来自各个国家的外国人的身影了,尤其是那些沿海的港口城市,各种各样的外国人早已经稀松平常,当地的大乾百姓也早已经对这些看起来千奇百怪的外国人见怪不怪了。
后来,这些外国人慢慢的就流动到了之前大乾王朝的都城南京应天府。
等到李存将都城暂时迁到了东京汴梁城了之后,这些外国人就又跟着跑到了东京汴梁城。
这些外国人追逐着李存的脚步,当然不是来玩的,他们主要是来经商贸易的。
这些外国人主营奢侈品生意,像珠宝、香料、各国的珍惜物品。
另外,财力雄厚、经商才能不错的他们,还涉足各种各样赚钱的生意,比如饮食、娱乐、马匹等等……
除了财力雄厚、经商才能不错以外,这些外国人,能在大乾王朝大发利市,还得力于大乾朝廷给予他们的优惠政策。
大乾朝廷规定,对于遵守大乾法律的外国商人,仅征收百分之二十的关税和百分之五的交易税,严禁地方私自加税。
这个税收虽然比中国本土商人稍高一些,但跟这个时期的其它地区相比,这个税收已经是大大的优厚了。
关键,大乾王朝不仅经商的氛围极好、给各国商人公平的贸易机会,还大力保护商人的财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